美股投資基本分析:14 個你不可不知的財務比率

美股投資【基本分析】:14個你不可不知的的財務比率

財務比率是評估股票價值的捷徑?

財務比率是從公司最基本的層面,去看待其業務的簡易過程。相對於直接閱讀公司的年報,財務比率容易掌握很多,簡而言之,便是由財務報表中,選取一個數字,並除以另一個,以檢視不同數字之間的關係。

即使您不打算自己進行深入的基本分析,了解某幾個關鍵的財務比率,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速地對這間公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例如:

  • 這隻股票現時的價格對比於其競爭對手是貴還是平?
  • 這間公司的財務穩健嗎?是否主要靠借錢度日?借貸比率如何?
  • 這間公司的管理層是否有效地運用股東的資金?
  • 若果作為『食息』一族,這間公司過往的派息表現如何?

如何知道現在的股價是否吸引?

可口可樂(KO)的股價是USD50.52(截至2021年2月23日),屬於貴還是平呢?事實上,由基本分析去看,單純知道現在的股價,這個資訊沒有太大的作用。當然我們可以查看過往10年的股價,或者與52週的最高和最低價作一個比較, 但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分析什麽的數據或比率?

基本分析牽涉大量的數據,通常第一個切入點是甚麼?

公司賺多少錢,將來可能賺多少錢?

№1:每股收益(Earning Per Share:EPS):公司分析中最常用的比率之一

計算方法:每股收益(EPS) = 每股收益按淨收入(優先股股息後)/ 流通股數

即是公司有多少利潤分配給每股股票

當一家公司報告其收益在上升時,通常股價都會隨之上升,有時更會發放特別紅利。 當收益低於預期時,市場可能會打擊股票,股價隨即下降。

不單是購買股票,公司的收購合併都會密切關注公司的每股收益(EPS)。 

№2: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s Ratio:P/E)

計算方法:市盈率(P/E)= 每股股價 / 每股盈利(從而得出每股股價相對於每股盈利的倍數

用以衡量股票平或貴的指標

市盈率讓投資者了解到:市場願意為「公司的盈利」付出多少錢(股價)去購買。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當前的股價為每股USD25,並且過去12個月的收益為每股USD1.35,那麼該股票的市盈率將為18.5倍(USD25 / USD1.35)。 若果其市盈率隨時間不斷上升,表明投資者看好這間公司的前景。 市盈率下降表明該公司當前不受投資者歡迎。

如何用市盈率(P/E)計算回本期?

舉例來說,若公司A的每股盈利為USD1,而股價為USD10,市盈率就是10倍(10美元/1美元)。

市盈率10倍的意思是:如果你以USD10買入公司A的股票,將會需要10年才回本。倍數越高,回本期越長,亦代表股票越貴。

市盈率個案分析:美股可口可樂

美股可口可樂的現價為: USD50.52(截至2021年2月23日),每股收益 (EPS)為 USD1.79。

市盈率(P / E):現在的股價除以每股收益等於28倍。 

我們可以將P / E為28倍這個比率,與其直接的競爭對手(例如百事可樂),或者與可囗可樂的前幾年的P / E進行比較,以更好地衡量其「股價」與「收益」比的吸引力。

不過這並不代表投資者只選擇購入市盈率低的股票,因為最影響股價升跌的是未來盈利的變化。例如某股股價為5元,每股盈利為1元,即市盈率5倍,表面上很便宜,但若果預期公司的未來盈利持續下跌,那麼現時5倍的市盈率就一點都不便宜,投資價值亦有限。

因此,不要單憑市盈率的高低去購入股票。之前見到有一些「理財專家」建議,一但見到市盈率低於12便是入市的好時機。其實市盈率的高與低不能單單以一個特定的數字去判斷,要結合行業環境和公司前景等因素作進一步的分析。

如何知道一隻股票是否抵買?

№3:市賬率(Price to Book Ratio:P/B)(P/B) 

計算方法:市賬率 = 股價 / 每股資產淨值*

*每股資產淨值(NAV)=(總資產- 總負債)/ 總股數

每股資產淨值是通過將賬面價值除以流通股數得出的。理論上來說,如果公司經營不善,最後倒閉,公司變賣其資產後也會有一筆收入,所以了解公司的帳面值是很重要的。

若大家想了解更多市賬率的實際操作,可以參考:如何運用市賬率(P/B)去分析1隻股票是否抵買?

如何知道公司是否持續賺錢嗎?

一隻股票是否值得購買最直接的指標是:有沒有持續穩定的盈利。

獲利比率(Performance ratios)顯示了公司在經營業務的盈利能力,例如:

  • 毛利潤率(Gross profit margin)
  • 淨利潤率(Net profit margin)
  • 資產收益率(Return on assets,ROE)
  • 股本回報率(Return on equity,ROA)

№4:毛利潤率(Gross profit margin)

計算方法:毛利潤率 =(總收入中減去售出商品的成本 / 總收入)*100%

毛利潤率:總銷售額與利潤的比值

№5:淨利潤率(Net Profit Margin)

計算方法:淨利潤率 =(淨利潤 / 營業收入)*100%

用以評估企業盈利能力的比率

№6:資產收益率(Return on Assets:ROA)

計算方法:資產收益率 =(淨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反映公司是否有效地運用資產創造利潤

但值得注意的是,資產(Asset)是指企業帳面上的財產,例如廠房、機器設備,擁有的土地,物業等等。所以資產收益率(ROA)較適合用來分析有大量資產的公司,例如,航運業,製造業 ,房地產等等。相反,未必太適合以資產收益率(ROA)去分析科技股,例如Facebook,Google等等。

如何知道公司是否具有競爭力?

№7:股本回報率(Return on equity:ROE)

計算方法:股本回報率(ROE)=(股東應佔溢利 / 股東權益)*100%

反映企業運用股東權益賺取利潤的能力,簡單來說,股東權益中每一美元為公司所帶來的利潤。

股本回報率由兩部分組成,將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匯總在一起,將淨收益或利潤與股東權益進行比較。 

公司年度回報(淨收入)除以股東總權益價值,即可得出其股本回報率,也可稱為淨資產收益率

通過將公司的股本回報率(Return on equity:ROE)與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可以明確地知道公司的競爭優勢。 股本回報率

(ROE)同時可以洞悉公司管理層如何利用股權融資來發展業務。

另外一個有價值的數據是:公司過往的股本回報率(ROE),若果過往的ROE持續不斷增長,這代表了公司善於為股東創造價值,因為它知道如何明智地將收益再投資,從而提高公司的生產率和利潤。 

相反,股本回報率(ROE)持續下降,可能意味著管理層在將資本再投資上作出了一些錯誤的決定,例如投資在一些不賺錢的項目。

所以,當我們發現公司近期的股本回報率(ROE)下跌了,我們必須要了解當中的原因。

如何知道公司的財務是否穩健?

單單看公司的盈利是不足夠的,有些公司持續賺錢,但為何最後也逃不過倒閉的厄運?主要出現在資金週轉的問題,所以槓桿比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它幫我們提前發現公司的潛在風險。

  • 槓桿比率 / 債務比率(Debt ratios)
  • 債務權益比率(Debt-to-equity ratios)
  • 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
  • 速動比率(Quick ratio)

以上兩個比率顯示了公司是否有能力償還其長期債務,同時告訴我們,公司經營這盤生意時,對債務的依賴性。

№8:槓桿比率 / 債務比率(Debt ratios):

計算方法:槓桿比率 = 企業的債務 / 整體資產

№9:債務權益比率(Debt-to-equity ratios):

計算方法:債務權益比率 = 公司的總債務 / 投資者提供的資本

p.s.

槓桿比率 / 債務比率(Debt ratios)和債務權益比率(Debt-to-equity ratios)都是越小越好,較低的數字通常較為安全。

(當然,過低的數字,可能表示公司過度謹慎,規避風險)。

流動性比率

除了上述的槓桿比率 / 債務比率(Debt ratios)和債務權益比率(Debt-to-equity ratios),另外兩個比率: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 和 速動比率(Quick Ratio),也同時衡量企業的財務是否穩健和其當中的風險。

流動性比率表明公司有能力償還債務和其他負債。 如果它沒有足夠的短期資產來支付短期債務,或者沒有產生足夠的現金流量來支付成本,則可能會遇到財務問題。

一些流動性比率包括:

  • 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
  • 速動比率(Quick ratio)

№10: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

計算方法: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讓投資者有效了解公司在未來1年內,是否有能力應付其短期債務。

流動比率一般是越高越好,代表公司在短期内還債上沒有問題。當然,太高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就例如:有人銀行有大量的存款,但從來不做任何投資,他的財務非常穩健,但錯過了很多獲得高回報的機會。當我們分析一隻股票時,也是同樣道理。當然每一個行業的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有所不同,所以最好進行橫向比較,意思是相同行業下,比較一下不同公司的流動比率。

№11:速動比率(Quick ratio)

計算方法:速動比率 = 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 = 流動資產 – 存貨 – 預付費用

速動比率比流動比率更爲保守,速動資產會減去存貨,因爲流動比率中的「存貨」常常讓人懷疑它的變現能力,例如半年前的電子產品可能已經較難賣出,所以讓一並計埋存貨,得出的比率未必非常準確,所以我會看埋速動比率,以作一個全面的比較。

速動比率將公司的現金,有價證券和應收款與負債進行比較,從而更好地了解其可以清償其當前債務的情況。

如何知道這隻股票的息率是否吸引?

不少投資者都非常重視股息,因為一天未賣出股票,過程中股價的升升跌跌都是賬面價值,而每季/每年收到的股息才是眞正屬於自己的錢。當然,除了股息的金額外,退休人士會更加注重派息的穩定性。

№12:收益率(Dividend yield):

計算方法是:收益率 = [每股股息(全年) / 每股股價]*100%

亦稱為股息率、周息率。股利是從公司向股東支付的現金,通常是每季度或每半年一次。一年中收到的每股股息除以股票價格,稱為股息“收益率”。

№13:股息增長率:

股息增長的速度,公司每年增加股息派發的頻率和金額,也是許多投資者的重要考慮因素。

股息增長率計算方法

如果股票的交易價格為每股20美元,並且該公司在這一年中支付了1美元的股息,那麼股息收益率為5%(USD1 的股息/ USD20 的股價)。

如果同一隻股票支付USD 1 的股息並以每股USD 40交易,那麼股息收益率將僅為2.5%(USD1股息 / USD40股價)

如果該公司一年前支付的年度股息為USD 0.8,則股息增長USD 0.2,因此今年的股息增長率為25%(USD 0.2 股息增長 / USD 0.8)。

高收益股票就一定「好」嗎?

很多香港人非常喜歡「高收益」/「高息」,所以市場上很多投資產品前面都加上「高收益」/ 「高息」等字眼,例如,「高收益」基金,「高收益」債券,「高息」貨幣掛鈎存款,「高息」定存。但高收益一定代表這是一個好的投資?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賺息蝕價的慘况。

羊毛出在羊身上,當支付股息時,股息是直接從投資者所擁有的公司支付,因而降低了公司的價值。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價值為每股20美元,而他們支付了每股1美元的股息,那麼從理論上來看,該公司的股票現在價值為19美元。

股息收益率較高的公司一旦遇到經濟轉差,可能較易陷入財務困境,因為它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其高股息,它可能要從該公司的可用現金中支付。但是,如果業務運營最終無法改善,則公司可能需要削減股息,而股價也會隨之下跌。皆時,投資者將會面對蝕價蝕息的困境。因此,以高股息收益率為大前提去選擇股票之前,必須檢查公司的財務實力。

處於增長期的公司通常不會支付股息,而是選擇將所賺取的資金重新投資到其業務中。

高收益股票就一定「不好」嗎?

若果公司的財務狀況一直都非常穩健,並且過往(最少10年以上)一直維持派發高股息,有的公司更會持續地每年提高每股派息。股息收益率和增長率通常說明公司狀況良好,並有望長期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這些公司非常適合尋求穩定收入的投資者。

個人而言,高股息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為家庭建立被動的收入,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公司支付股息後,便不能再利用這些錢去投資,以發展公司的業務。 另外,公司的基本面會隨著市場而變化,變好固然是值得開心,但變差了,最好提早有所警覺。所以我們選擇高息股時,可以考慮尋找一些持續提高股息支付率,而且歷史悠久的公司。

№14:股利支付率(Dividend Payout Ratio:DPR)

支付給股東的股息金額相對於公司產生的淨收入(Total Net Income)總額的比率。

簡而言之,淨收入中有多少百分比以股利形式分配給股東。

股利支付率(DPR)計算方法:

1. 股利支付率(DPR) = 總股息 / 淨收入

2. 股利支付率(DPR) = 1 – 保留比率(保留比率:用來衡量公司留存收益*佔淨收入的百分比,與股息支付比率相反)

*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 未支付給股東,而留在公司的收入。主要用作公司發展,以爭取未來更大的潛在增長。

3. 股利支付率(DPR) =每股股息/每股收益

股利支付率(DPR)例子:

A公司報告該年的淨收入為20,000美元。 在同一時期,A公司向其股東宣派並發行了$ 5,000的股息。 

DPR計算如下:

DPR = 5,000美元/ 20,000美元= 25%

因此,25%的股息支付率表明A公司正在將其淨收入的25%支付給股東。 公司保留用於增長的淨收入的剩餘75%稱為留存收益。

總結

雖然財務比率有用,但它不能告訴我們所有的信息。

請記住,這些數字只是一個工具,我們不能因一個比率或數字便確定買入或賣出一隻股票,必須將財務比率與其他考慮因素和比率一起權衡。

當你想很快地了解該公司的財務狀況,財務比率可以給我們一個概覽,並且透過該比率與其他公司比較,可以知道該公司在整個行業中是領先還是落後。

  1. 千萬不要單看一個財務比率,便決定買入一隻股票。
  2. 不同的財務比率可以反映公司不同方面的財務狀況。 除非將其視為整體分析的一部分,否則一個比率無法提供完整的分析。
  3. 要有效地了解一間公司的財務狀況,最好的做法是:
    • 同一個行業中,該公司與其競爭對手的比較
  4. 財務比率本質上是對時間非常敏感的,意思是隨時間變化而變化,因此在評估時,應該:
    • 比較一個時間段與另一個時間段的比率,以了解公司隨著時間的發展和改變。

延伸閲讀:

如何閱讀財務報表bb班?投資新手的基本分析指南

Amazon 資產負債表分析(實戰篇)

Google 資產負債表分析(實戰篇)

US Stock Investment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