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進行美股投資時,無論是自己管理自己的投資,或者有投資顧問或私人銀行經理幫忙管理,我們都需要對市場保持了解。當投資顧問提出可疑的投資建議,或似乎偏離您原本的投資計劃時,我們可以即時作出回應,相信大家還記得08年的累計期權Accumulator(I kill you later), 和現在聲稱有12 – 15%回報的債基(債券基金),實際是高槓桿買垃圾債券。
無論我們是否坐在駕駛席上,都有必要觀察路面的情況。
延伸閲讀:5本最值得看的投資書籍
最初投資美股時,在我認識的世界中,只有兩個投資網站,Google Finance 和 Yahoo Finance,那時覺得自己很厲害,每天「掌握著」世界的股票資訊。
但隨著美股投資的時間長了,看得越多,越發覺自己認識得越少,於是我進入了第二階段,開始發掘Yahoo 和Google以外的投資網站,起初,很興奮,好像發現了新大陸,網上好像有無窮無盡的知識。
那時的我,把握每分每秒去閱讀,搭車的時間,Lunch Time,等人的時間,放工後的時間…… 但都看不完。慢慢地,心情由興奮變得煩惱,因為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資訊,而是太多資訊。
在這個資訊氾濫的年代, 每個人都可以自稱專家,將文章上載到網絡。當我看到其中一個研究分析得不錯,但為了確保其真確性,我要再多看十多個不同網站的資料,然後進行比較和仔細分析。最後才會决定是否將該網站的資料放入自己的分析中。
這個過程通常要花比較長的時間,而且很累。 尤其是正職的工作量越來越重,自己角色的轉變,結婚,生小朋友之後,我開始進入第三階段,因為工作和家庭所需要投入的時間已經非常多,所以現在,我只會看少量高質素的投資網站, 以減少我不斷cross-check 的時間。以下是我經常看的10個網站。大家又交流下你平時會看什麼投資網站?
Table of Contents
頂級的股市投資網站:Bloomberg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Bloomberg,其市場佔有率超過33%,很多基金經理和專業投資者都使用它。
Bloomberg結合了突發性市場和經濟新聞,實時金融數據和強大的分析工具。
可是,它的價錢不是普通人可以負擔。每年的花費是 USD 24,000, 即是HKD 187,200( 每個月HKD 15,600)。
每個月HKD 15,600對於我來說太昂貴了,也沒有能力負擔。現在大部分使用Bloomberg Terminal的是一些金融機構和院校,比較少個人投資者會訂購Bloomberg。
哪裏免費獲得有用的美股投資數據?
以下分享的網站,大部份都是免費或者價錢非常相宜。當然,其中的風險是免費數據的準成度,所以一些非常重要的數據,我會最少比較兩個網站去確定其準確性。
股票篩選器
每隔一段時間,我會透過「股票篩選器」去發掘一些新的美股,看看能否將新的成員加進自己的投資組合當中。因為這隻新股票很可能成為投資組合中下一個表現最佳的股票,所以好的股票篩選器很重要。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股票篩選器,可是大部份都需要付費才進獲得進一步的資料。以下分享的是一些免費的股票篩選器。
№1:Finviz 股票篩選器
- 對於免費股票篩選器,這是不錯的選擇。界面簡單易用,可以使用多種不同指標進行篩選,同時包括了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例如股息,銷售增長,紅利支付比率和賣方評級等等。
- 當想深入研究其中一間公司時,篩選器還會提供圖表,報價和其他有用的信息。
№2:Zacks 股票篩選器
- Zacks最出名的是它的評級系統,對於5,000間公司,Zack給予每間公司一個等級,以及現在和未來上升的潛在空間和風險。例如,如果您想投資科技或醫療保健的行業,Zacks會根據你選擇的行業,對公司進行評級,並且推薦該行業內最佳的股票。
- 若果購買Zacks評級「第一」的股票,自1988年起,Zack推薦的投資組合的表現等於標普500指數的兩倍有多。
- 若果需要上述的專業評級資料和預策性分析,Zacks Premium的年費是USD 249,每月HKD162。個人而言,對於花錢去聽投資講座「攞貼士」有價值得多。
- 當然如果不想花錢,它免費的篩選器也非常強大,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功能,選項比Finviz更多。
- Zacks提供了數十種基本分析的指標來篩選股票,而且覆蓋範圍非常廣,包括額外的收益,股票估值,股息和分析師對股票的看法。
- 其中一個我最喜歡Zacks的功能是可以將資料匯出到 Excel, 從而進行進一步分析。
- Zacks除了作為一個股票篩選器外,它本身平台的資訊也非常豐富,包括最新股票新聞和獨立的研究分析評論。
- Zacks Premium提供了30天的試用期,大家如有興趣,可以先試試是否適合自己,若試用了,覺得不適合,可以30天内取消。
№3:Motely Fool
- 當準備進行個股投資時,可以考慮使用Motley Fool的Stock Advisor。每個月,Motley Fool創始人David和Tom Gardner都會推薦2隻「長期會超過市場表現」的股票。
- Stock Advisor主要是關注Motley Fool聯合創始人Tom和David Gardner所挑選的股票,他們強調在過去20年中,買中很多「爆升」股票,包括亞馬遜(Amazon),Netflix,迪士尼(Disney)和Booking.com,而他們的回報遠遠拋離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
- 自2002年Stock Advisor推出以來,David推薦的股票比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高出513.8%!Tom推薦的股票高出88%。
- 平均回報 (截至2021年2月):
- Motely Fool 「Stock Advisor」:+384.1%
- Motley Fool創始人Tom:+171.2%
- Motley Fool創始人David:+597.4%
- S&P 500:80.5%
- Motley Fool 除了Stock Advisor外,近年也力推他另外一個產品 Rule Breakers,Rule Breakers主要是針對「倍增股」,但相對的風險也較高。
- Stock Advisor和 Rule Breakers的訂閱年費均是99美元,或者每月19美元。我個人認為訂閱Stock Advisor已足夠了,沒有必要多付99美元訂閱 Rule Breakers。
- 當然每個人的投資取向不一樣,最好自己親自試試,看看是否適合自己,適合便繼續用,不適合的便在試用期內取消(美國投資網站的訂閱計劃99%都有14至30天免費試用期)。
P.S.
Motley Fool 經常推出特別優惠計劃,例如USD98兩年,即是比原本的每年USD 99足足平了一半,所以如果不急著用的,可以先做他們的免費會員,待有大折扣時才訂閱。
不過有小小提醒:Motely Fool 的市場營銷策略是排山倒海的,可謂無孔不入,只要你註冊了成爲他們的會員,差不多每1至2天,便會受到他們的推廣電郵。如果你接受不了收那麽多銷售的資訊,那還是不要訂閲了。
№4:Seeking Alpha
- Seeking Alpha可以找到很多不同業餘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關於股票分析的文章和市場評論。
- 我個人安裝了Seeking Alpha的Mobile App,通常是利用一些零碎時間,例如:等人,搭車去看那些文章,從而獲得一些新的投資想法。
- 可是,Seeking Alpha大部分有價值的內容都是要付費訂閱的。它目前有兩個計劃:分別是Seeking Alpha Essential和Seeking Alpha PRO。不過我沒有訂閱它的付費計劃,所以在此不多作評論了。
№5:Gurufocus
- Gurufocus的核心理念是「價值投資」。所以若果我們要了解Gurufocus是否適合自己,第一步是要知道:甚麼是「價值投資」?簡而言之,它就是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尋找一些「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
- GuruFocus的重點是:關注知名投資者如何投資。它追縱超過175個“專家”,通常是基金經理,富有的個人投資者,公司內部人士(例如CEO,CFO)的交易行為。
- GuruFocus列出了這些超級投資者的實時交易和投資組合,以便投資者可以看到這些專業人士的一舉一動,並可以緊貼著他們最新的投資動向。
- GuruFocus提供全面的股票篩選器,實時新聞,有價值的投資策略,和投資者討論區,以幫助投資者找到合適的股票。
- GuruFocus有免費和付費的兩個版本。免費的版本,投資者可以使用股票篩選器。但是,GuruFocus的大多數數據,包括有關專家和內部交易的信息,高級股票篩選器的功能,只供付費會員使用。
- GuruFocus的訂閱計劃
- 美國市場數據的價格為:449美元/年
- 歐洲和亞洲市場數據的價格為:399美元/年
- 訂閱多個市場可獲得100美元的折扣
- Gurufocus擁有非常強大的數據庫,如果你是投資全球的股票市場,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如果你只是投資美國市場,我覺得沒有必要每年花 USD499去單單獲取美國市場的數據,因為很多網站都提供相類似的數據,而且部分更是免費的。
- 若純粹想了解全球頂尖投資者,例如巴菲特,索羅斯的投資組合,除了Gurufocus外,DATAROMA 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它是免費的。
№6:Morningstar
- Morningstar是全球最受推崇的股票研究公司之一。像其他投資網站一樣,Morningstar有大量免費文章,以幫我們了解市場和投資的方向。
- 若果我們需要看某隻股票 / ETF 在Morningstar的評級和詳細的投資分析。需要訂閱Morningstar Premium,每年199美元。
- 個人而言,Morningstar Premium是一個功能十分強大的研究軟件,它是一個高級股票篩選器。而且,Morningstar對每隻股票都有相關的評級和估值。
- Morningstar的投資監控工具可幫助您評估投資組合的整體表現。
- Mornjgstar提供了14天的試用期,大家可以試試是否適合自己。
№7:Investopedia
- 許多初學者和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都喜歡Investopedia,因為它是一個投資教育的資料庫
- Investopedia 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財務分析『字典』,裡面包括了5,000多個理財和會計的術語。當遇到不懂的投資術語,最快的方法是直接去 Investopedia 查詢,它不單單是1至2句的描述,而且它包括了例子和個案分析,讓我們更易了解。
№8:Value Line
- Value Line 1931年在美國成立,已有90年了,它可以說是投資分析的Grandfather。十分受投資者人尊崇的 Morningstar也只是成立了37年(1984年成立)
- 不少頂級投資者對Value Line 都有高度的評價:
- 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認為:Value Line 為投資者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價值,除了 Value Line,他不知道有哪一個系統能夠提供相同的價值。
- 前投資經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認為:Value Line 成為了自己第二個私人證券分析師。
- Value Line的研究是基於「基本分析」,不涉及「技術分析」。它的分析包括美國1,700間中大型企業和1,700間中小型企業
- Value Line 有很多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報告,其中一個最吸引人的是它根據其Timeliness® Ranking系統,分析1,700間企業未來6至12個月的表現,並將所有股票分為5個級別:
- 最好表現(頭100隻股票)
- 高於平均表現 (300 隻股票)
- 平均表現(900隻股票)
- 低於平均表現(300 隻股票)
- 最差表現 (100 隻股票)
- Value Line第二個吸引之處是它的評級和報告(Rating & Reports),這也Value Line 的核心部分。每個星期它都會發佈130隻股票(8個行業)的分析報告,這些行業是不斷轉換的,約13星期,便會覆蓋了1,700隻股票。
- 每一隻股票都是一頁的精華總結,其中包括了:過往15年的財務數據,例如每股盈利,現金流,股本收益率,資產收益率,營運資金,未來3 – 5年價格,收益預測和分析師的評論等等。
- Value Line關於美股投資有2個訂閱計劃:Smart Investor 和Savvy Investor。
- Smart Investor 包括1,700隻股票的分析,主要是大型和中型的公司為主,其網上版訂閱年費為每年USD 598,每月約HKD388。
- Savvy Investor 的覆蓋面更廣,除了 包括Smart Investor 的1,700隻股票外,還額外包括了1,700中小型的股票,即合共包括了3,400隻股票分析。其網上版訂閱年費為每年USD 795,每月約HKD517。
P.S.
- 若果想訂閱Value Line,不要馬上付款,先利用其14天的試用期試試所有功能。而且在試用期中,Value Line 會按排一個客戶經理去跟進你的戶口,最重要的是:他會發一個電郵給你,裏面會有一個連結,提供一個優惠價,而且再多送一個月的免費使用給你。
- Smart Investor
- 原價USD 598(每月約HKD388) – > 優惠價USD 499(每月約HKD325)
- Savvy Investor
- 原價USD 795(每月約HKD517) – > 優惠價USD 695(每月約HKD452)
- 個人而言,Value Line 的訂閱費用並不便宜,對比於 Morningstar Premium 年費USD 199貴了不少,但它最大的好處是替我節省了很多時間去篩選優質的股票。
深入分析公司財務狀況
№9:美國證券交易委員(SEC: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 如果只可以選擇一個投資網站,我會選擇SEC.gov,它既是基本分析的起點,也是終點。SEC.gov提供大量公司的財務信息。 我們可以在 SEC免費下載公司資料,包括招股說明書和10-K(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表)和10-Q(未經審核的季度財務報表)。
- 不過10-K / 10-0Q的唯一一個不好處是:一開始讀起來可能有點艱澀,由其是對於初接觸美股投資的朋友來說。
№10:finbox.io
- finbox.io 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基本數據,其中一個很好用的功能是用來比較一間公司與同行多隻股票的歷史數據。
- 投資者可以在finbox.io找到公司的收入和每股收益估算。
- 免費的實時報價,最新新聞和國際市場數據和歷史圖表。
- 首頁顯示了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市場摘要。
- 該網站還列出了當天的熱門新聞。
- 投資者可以從一天到幾十年的各種歷史價格圖表中進行選擇,並可以選擇包括拆分,股息和流行的技術指標。
№11:Ycharts
- 非常容易找到圖表和比較任何數據。 而且它還擁有許多預先計算的指標,例如,已計算的收入增長,已計算的總體收益(包括股息和分紅等等)。
市場調查工具
№12:Statista
- 擁有幾乎所有的統計資料,來自22,500多個來源的行業研究,涵蓋了170個不同的行業。
- 當要分析某一隻股票時,我會透過Statista,先去了解整個行業的概況,例如:現在前5位的key players是哪幾間公司;哪一間公司主導了整個市場;它的市場佔有率是多少…..
宏觀數據
№13:Trading Economics
- 各個國家/地區的宏數據。包括預測大量主題的數據具有19,902 (check) 個數據集。從經濟增長統計到通脹率,利率,外匯匯率,收入統計,就業統計,人口統計,教育統計,稅率等,應有盡有。
№14:BLS
- 美國政府勞工部統計局。 包括CPI,失業率,生產率和區域數據等等的統計資料。
P.S. 之前我經常去這個網站下載美國一些有用宏觀數據資料,但現在Access Denied,要翻牆才可以看到相關資訊。

財經雜誌
№15: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
- 美國知名的財經報紙,創刊於1889年,也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
- 它的主要的讀者是企業家和投資者。
- 美國最高端的報紙,其讀者群的平均家庭年收入是USD191,000。
- 它以大量及時的商業和經濟新聞為特色,其中大部分是由擁有數十年經驗的記者所撰寫的,這與非專業人士撰寫的文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另外,《華爾街日報》內部製作的專欄正不斷增長,例如《Heard on the Street》和《Wealth Adviser》。 我們除了可參考《華爾街日報》的投資策略外,它還會提供一些數字以外,精辟的投資見解,這些在其他投資網站未必能找到。
總結:
透過分析不同投資網站的資料,可以讓我們由多角度去看同一間公司,並且幫助我們避免一些購買股票常見的錯誤,例如:
- 因為自己或家人在某間公司工作,便投資該公司股票。
- 我們經常購買某一品牌的產品,便直覺認為它的業務應該也做得非常好,沒有經過詳細的分析,便草率地購買該股票。
- 聽了一些財經專家的分析,那一刻覺得很有道理,便馬上買入「專家」建議的「股票號碼」。
- 眼見身邊很多朋友買股票都賺大錢,自己都想在股票市場分一杯羹。別人說抽新股好,自己又去抽新股,別人說5G股票潛力大,自己又去買科技股。
在不了解公司業務模式的情況下購買股票是非常危險的,有些人因為運氣選對了某隻「股票」而一夜致富;有些人透過短炒而成功。
但大多數成功的投資者都是基於基本面去分析,並遵循「買入並持有」的方法,而不會太在意股價周期性的升升跌跌。
股票投資不是「快速致富」的捷徑,有時所花的時間和精力不比工作少。所以我們若能够由一些高質素的投資網站上獲得有用的數據和投資建議,大大幫助一些在職人仕 / 有小朋友的父母節省了很多時間去篩選股票。
我個人是透過訂閱Morningstar,Motley Fool,Zacks和 Valueline等網站獲得有用的專有分析和研究。
如果我們能夠適當地運用這些資源,投資股票變得既容易,又向成功邁進了一步。
最後的建議
大部分人都希望透過這些投資網站的分析 / 專家推薦的股票,協助自己獲得超越市場的長期利潤。
不過,無論您多相信某個專家 / 網站的投資建議,在投資下單前,最好看看另一個網站對於同一隻股票的研究分析和評級。例如,Motely Fool的 Stock Advisors最近推薦的股票是 Shopify(SHOP)和 Zoom (ZM),建議的做法是透過Morningstar,Zacks,Valueline 的分析報告去确定它們否值得購買。當然如果有較多時間做研究的朋友,可以一並看看相關股票的年報。這個過程可以讓我們更全面地了解該股票的真實情況和潛在的風險。
當然,無論是Motely Fool,Morningstar,Zacks,Valueline,全部都要付費才可獲得深入的分析和推薦的股票。
年輕的時候,因為沒錢,所以從來不會考慮要付費的投資網站,那時靠自己投入大量的時間去看年報和一些免費網站。
現在因為沒時間,所以才透過訂閱不同的投資網站,獲得有用的資訊,從而縮短自己研究的時間。
雖然這些投資網站的訂閱年費不是很昂貴,但小數怕長計,特別是當你訂閱數個網站時, 累計下來,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所以最好是運用他們的免費試用期,若果真的覺得好,才訂閱。
延伸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