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Apple(AAPL)除了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的第一位 (2020),它的市值也是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的頭3位。Apple(AAPL) 現價為USD 120.15 (2021年2月25日),與2020年3月中最低價USD 52.33相比,Apple已上漲了接近130%,1.3倍。這個升幅真的讓人驚訝,在過去一年因爲冠狀病毒(COVID-19)大流行,全球的經濟都面對非常大的衝擊,究竟美股 Apple的升幅是泡沫,還是有實質支持?

資料來源:Google Finance
美股Apple最大的競爭優勢是:將硬件,軟件,服務和第三方應用程序包裝成:時尚,高端,創新,和有吸引力的設備, Apple的用戶,代表有品味和比其他人優越。所以 Apple的產品可以同行訂價更高,獲得更多的利潤。
美股Apple將專注於更新的軟件和服務,以增強用戶體驗,並留住客戶。美股Apple的其他產品和服務(Apple Watch,iCloud,Apple TV +,AirPods,Apple Pay)不單單為Apple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對支持Apple的最重要的產品 – iPhone的支持,令整個iOS生態系統更加加強。
資料來源:Google Finance
Table of Contents
2020年全球100個最有價值的品牌
Apple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的第一位 (2020),前3位分別是Apple,Google和Microsoft

資料來源: Forbes
2020年全球市值最大的100家公司
除了沙地阿拉伯的石油公司,前5位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分別是:
- 微軟(美股 Microsoft)(NASDAQ:MSFT)
- 蘋果(美股 Apple)(NASDAQ:AAPL)
- 亞馬遜(美股 Amazon)(NASDAQ:AMZN)
- 谷歌 (美股 Alphabet)(NASDAQ:GOOGL)
- 臉書 (美股 Facebook)(NASDAQ:FB)

資料來源:Statista
5隻無可取代的美股分析 – 蘋果(美股 Apple)
Apple的總營業額(Revenues)是5間公司當中,排第二;它的净利潤(Net Income)是 5間公司中最高的,由此可見,蘋果(美股 Apple)真的很賺錢。無論是iPhone,Macbook,iPad的實際成本都控制在合理水平,但以高價售出,從而大大提升了净利潤(Net Income)。

資料來源:Morningstar
全球哪個供應商的手機最好賣?

資料來源:Canalys
多年來,三星(Samsung)一直是Apple的主要競爭對手。 三星(Samsung)是全球最大智能手機供應商。2020年,小米首次登上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頭3位,取替了Apple。現在的第一位是三星(Samsung)的市場上佔有率為23%,華為(Huawei)是第2大智能手機供應商,市場佔有率為14.9%,第三位:小米13.5%,第四位:Apple12.4%。
哪個品牌的手機賺取的利潤最多?
在全球智能手機的營業收益 (Revenue)中,蘋果(美股 Apple)佔了32%,其利潤佔了66%。(Counterpoint Research,2019年報告)
Apple 遠遠拋離了第二位的Samsung,Samsung的利潤只有17%。 第三第四第五位分別是中國的智能電話,OPPO, Vivo 和小米。 他們主要的賣點是價錢取勝,所以利潤不是很高。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
儘管Apple在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並不算高,但它賺取最高的利潤。
Apple 現在的主要策略是以『提供服務』 為重點 ,令到他遠遠超越其競爭對手, 例如雲服務(iCloud),遊戲訂閱服務(Apple Arcade),Apple music,news+。 對於一個Apple 用家來說, 每個月很容易便花費700 – 800元 去訂閱 這些服務。
為什麽 Apple (AAPL) 這麽成功?
Apple公司成立於1977年,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庫比蒂諾。Apple以整合其硬件,軟件和服務而聞名。Apple 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消費電子設備,製造和銷售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和配件。它還出售各種相關服務。Apple所有的產品通過Apple自己擁有的線上商店,和第三方零售商售賣。
Apple 企業願景
透過Apple創新的硬件,軟件和服務 ,為客戶帶來最佳的用戶體驗
Apple 企業使命
我們相信我們是全地球上為客戶創造最好產品的公司,這個從沒有改變。
美股Apple獨有的優勢是甚麼?
Apple 透過iOS,和一系列的輔助產品,例如:iPad,Apple TV,Apple Watch,AirPods等以及服務,iMessage,FaceTime,Apple Pay為客戶提供了獨有的用戶體驗,增強了Apple對消費者的影響力。
相反,其它品牌的電腦和智能手機都是用開放的系統,Windows 和 Android,一位用戶由三星(Samsung)轉去華為(Huawei),當中的轉換成本很少。相反,如果iPhone的客戶由熟悉的 iOS環境轉去 Android 系統,其轉換成本就高得多。
正正因為 Apple這個獨有的系統,儘管Apple與其他品牌,例如三星 (Samsung) ,提供相類似的硬件設備,但Apple產品的訂價可以更高,獲得更高的利潤。
Apple的用家會輕易轉用其它品牌嗎?
最近的調查數據顯示,iPhone客戶甚至沒有考慮更換品牌。在Kantar於2018年12月進行的一項調查中,美國90%的iPhone用戶表示他們忠於未來的Apple設備。此外,與iPhone以外的智能手機配對的輔助產品(尤其是Apple Watch和AirPods),這些用戶亦難以轉去其他手機,否則設備也會失去重要的功能。由此可見,現有的iPhone用戶相對鎖定在iOS的生態系統和界面中。
Apple在硬件,軟件和服務方面的專業知識是一項無形資產,即使是其它科技公司的巨頭,短時間內,也難以復制。
到2019年底,Apple設備的活躍安裝的數目已達到15億,高於一年前的14億,這表明Apple創造了強大的粘性。
Apple的iOS吸引用戶到App Store購買新的應用程序,而Apple持續增長的用戶群,吸引了開發人員為不斷開發新的應用程序。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越多新的應用程式,越多用戶,開發更多新的新的應用程式
Apple的硬件和軟件的集成,也支持其開發人員的網絡。Android支持數百種設備,iOS僅能加載到少數屏幕尺寸或iPhone機型上,相對Android 來説,製造商更輕易地在iOS界面開發新的應用程序。反之,Android的生態系統非常分散,這反而影響了開發人員開發新的軟件。
Apple可能無法製造業內成本最低的手機,因為它必須構建iOS,而不是免費使用Android。不過,這正正是Apple的優勢,它走的是高端路綫。Apple在可預見的將來,將繼續以最好的組件,在高端市場中參與競爭,事實上Mac已經使用40年了,不過它仍然不斷進步。
全球哪個國家最多人用iPhone?
中國,第二位才是美國。中國有2.28億個iPhones在使用,而美國則有 1.2億。 雖然有較多的iphone在中國使用, 但相比其他國家,iphone在美國的滲透率,相比其他國家是最高的。
2018年, 擁有智能手機的美國人當中 ,有45.1%都是使用iphone, 而且67%美國消費者 對於Apple有正面的評價。
資料來源:Statista
美股Apple在那個國家最賺錢?

Apple的收入約45%來自美國,其餘部分來自其他國家。
美股Apple主要透過三種模式賺錢
#1. 產品銷售
Apple 透過向全球銷售高端的產品而獲利
- iPhone
- iPad
- Mac
- iPod
- Apple Watch
- Apple TV
- AirPods wireless earbuds
- HomePod smart speaker
#2. 利用訂閱的模式去收取費用
- iTunes Store, iCloud, Apple Music, etc.
當用戶訂閱了不同的apps和軟件,他們會向Apple付費,從而令Apple 產生一個 持續的現金流。 同一時間 當開發商將他們的 數碼產品 和 apps在Apple的平台售賣, 他們同樣要付費給Apple。
- Apple 的應用軟件有很多,例如: iLife, iWork, etc
- iCloud
- AppleCare
- Apple Pay
- Apple Music
- iTunes Store
- App Store
- Mac App Store
- iBooks Store
- Apple TV App Store
- Shazam acoustic fingerprint utility
-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s like Final Cut Pro, Xcode, Logic Pro
- iLife and iWork creativity and productivity suites
#3. Apple提供產品維修保養
當用戶希望延長產品的維修保養期,便要向Apple 付費。
Apple在全球主要市場上,透過三種模式去銷售產品和服務
- 零售
- 在線商店
- 直銷隊伍
此外,Apple還參與銷售與Apple兼容的各種第三方產品,例如不同的應用程序和配件。而且,Apple提供間接的分銷渠道,例如第三方網絡運營商,經銷商和零售商。
美股Apple哪個產品最賺錢?
從Apple過往10年的年報可以看見 ,Apple在銷售,利潤和股價都有驚人增長, 其主要是由 iPhone強勁的銷售去推動。隨著iPhone和其他技術硬件設備的銷售放緩,Apple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去將自己轉型為:全球領先的數碼服務供應商之一。

資料來源:Apple 10K
由上面的表格可見, 美股Apple在過去一年不但沒有受到冠狀病毒(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Apple的營業收益 (Revenue)比2019年上升了5.5%。雖然升幅不大,但在這麽艱難的一年有這個表現也相當不錯。相反,2019年,在風平浪靜的情況下,美股Apple在2019年的表現反而比2018年還差,當中主要的原因是什麽?
為何美股Apple在冠狀病毒(COVID-19)的一年(2020年),依然逆市增長?

Apple的iPhone業務約佔總銷售額的50.2%;Apple所提供的服務,約佔收入的19.6%,其中,Apple 所提供的服務中,Apple Store 和Apple Music带來的收入最多; Mac銷售佔總收入的10.4%; 可穿戴設備,家用和配件業務占公司銷售額的11.1%; iPad占公司銷售額的8.6%。
美股Apple在2020年的增長主要是因爲:
- 由於COVID-19持續,大家增加了在家學習 / 工作, 從而推動了Mac和iPad的增長
- 5G iPhone 12的推出:Apple在2020年10月23日推出了新的5G iPhone 12系列,iPhone收入同比增長17%,達到季度創紀錄的656億美元
- 在服務方面,蘋果目前擁有超過6.2億付費用戶,比一年前同比增加了1.4億。Apple服務的淨銷售額,同比增長16%。 該收入來自銷售一系列的服務,例如iCloud存儲服務,Apple Music訂閱和AppleCare產品維修保養服務。

資料來源:Apple 10K
Apple服務業務的毛利率是產品毛利率的兩倍
- Apple服務業務的毛利率(Gross Margin)(2020年):66.0%
- 美股Apple產品的毛利率(Gross Margin)(2020年):31.5%
*總體而言,2020年產品毛利率與2019年相比,百分比有所下降,這主要的原因是Apple產品的銷量增加,原材料的成本節省,但被外幣相對於美元的疲弱, 而抵消。
在三個最大的地區,Apple的銷售業績好壞參半:在美洲地區下降了1%;歐洲增長10%;中國下降了8%。
為何美股Apple在2019年的業績倒退?
在2019年,Apple經歷了具挑戰性的一年, 其皇牌產品 iphone和 MacBook 的銷售 比2018年減少了, 但它透過為用戶提供的服務,大大增加了 整體的收入。服務方面, 2019年比起2018年的收入,增加了16%,由此可見,美股Apple由2019年開始,已經很努力地將自己轉營為 數碼服務供應商。
iPhone銷售量連續2年下降的原因
- 中國的增長放緩
- iPhone更換週期更長
-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加劇
美股Apple有足夠的現金流,助公司持續增長嗎?
Apple的營運現金流(Operating Cash)是889.2億美元,毫無疑問,Apple賺很多錢。 而且,它擁有的現金流(Cash Flow)和(Profit Margin)在矽谷的其他公司是罕見的。
簡而言之,公司能夠產生多少正現金流,正正是用來衡量公司能夠為股東創造多大的價值。很多時,我們會一並分析公司過去10年或更長時間的的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 – FCF)。
美股Apple的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 – FCF)

資料來源:Gurufocus
Apple的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 – FCF)是802.2億美元,比亞馬遜(美股 Amazon),臉書 (美股 Facebook)和谷歌 (美股 Alphabet)還多。
更令人驚訝的是,Apple目前的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 – FCF),比微軟(Microsoft) 多出接近60%。 眾所周知 ,微軟(Microsoft)的商業模式是一隻會生金蛋的雞。由此可見,Apple 在某些方面比微軟(Microsoft)做得更好。
Apple未來的潛在風險是什麽?
為什麼Apple不推出低成本的手機,從而推高銷售額?
眼見三星(Samsung),華為(Huawei)和其他品牌的手機都有高,中,低檔次的系列,但 Apple只有高檔次的產品,表面上來看,這個很好地去突顯其優勢,令消費者更顯自己的品味和與別不同。但同一時間,我們要考慮到這可能是Apple其中一個局限性,因為它必須構建iOS,而不是免費使用的Android,所以Apple無法製造業內成本最低的手機。
未來有甚麼原因會令到Apple這個品牌衰落?
在智能手機的興起之前,據Interbrand稱,諾基亞(Nokia)在2010年,是全球第8大最有價值的品牌,10年後,被取而代之的是 三星(Samsung),Apple,華為(Huawei)。
雖然Apple用戶由 iOS轉去其它 Android系統的轉換成本非常高,但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例如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和Blacberry,這些都是上一代手機的巨頭,可是今天,他們都在大家的視線上慢慢消失。
Apple的品牌定位很好,很多人購買Apple不單單是因為其硬件的配備,更重要的是那份優越感。但是,若果是同類硬件,單單貼上Apple的Logo,長遠而言,眞的可以收取兩倍的價格?
因為手機的產品週期短,若果Apple無法不斷創新,或者較長時期內,在技術上不如其它競爭對手,同樣會面臨被淘汰的厄運。
延伸閲讀:
Google 壟斷了整個網絡世界:過去1年升了1倍,還值得追價入市嗎?
美股Microsoft雄霸商務軟件市場,市值突破1兆美金,值得買入嗎?